皓月当空,华灯璀璨,夜空下的美丽中国流光溢彩。
燕山脚下,渤海之滨,一条自西向东的“煤河”日夜不息。
它就是举世瞩目的大秦铁路。由它输送的煤炭点亮了万家灯火……
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量的1/5,是我国“西煤东运”的战略动脉。开通运营33年来,大秦铁路已累计运输煤炭超过71亿吨。这条承载着党和国家重托、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动能的重载铁路,始终传承着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在一次次的迎峰度夏、电煤保供的考验中,在一次次雨雪冰冻侵袭中,以其巨大的能量和钢铁般的意志彰显出重载示范线的英雄本色,创造了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增运幅度最快、运输效率最好、运输效益最佳等多项纪录。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根据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今年1至8月,大秦铁路累计运输煤炭2.76亿吨,同比增长5.5%。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大秦铁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最重要的能源大通道,其运能运量既作用于经济发展又反映着经济走势,被称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条件下做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第一年,保障能源供给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部署,2021年大秦铁路货运量要达到4.15亿吨。
大同站湖东编组场有着“重载列车加工厂”的美誉,担当着大秦线重载列车的编组、解体、改编及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拆卸作业。这里有空、重到发线40条,最长到发线的有效长达3140米,铺设的计算机联锁集中控制道岔有399组。每天,湖东一场、二场接入开出的列车超过450列,日办理车超过6.3万车,平均每13分钟就从这里开出一列重载列车。湖东编组场重载列车的开行密度、开行列数、列车间隔均位居全路之首。
“按照国铁集团‘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确定的目标,我们制定了自9月1日至年底的122天大秦线日运量大纲。”大同站党委书记郎公为说,这个“30天×120万吨+25天集中修×100万吨+67天×125万吨”方案,是根据大秦线全年完成4.15亿吨的倒排进度。
大秦重载运输不断书写着效率革命的新纪录。大秦铁路曾创造过最高单日运量136.8万吨的纪录。经过30多年的持续优化,大秦铁路已形成成熟的“集疏运衔接、路港矿协作、产运需联动”重载运输体系,拥有单元万吨、组合万吨、组合2万吨、组合1.5万吨等种类丰富、组合多样的重载运输产品和模块化运输模式,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启动(日运量)100万吨至135万吨的7种运输组织方案,能够通过运输组织的灵活性、适配性应对市场波动、煤炭产量、港口垛位、存煤总量、设备维修、船舶到港、船货衔接及海上气候等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并依此动态调整机车、车辆、乘务机班的投入比例,实现市场需求、设备维护与能力配置的有机结合。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重载运输的优势日益突出,我们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湖东电力机务段重载司机景生启说。他在大秦铁路奋斗了28年,由他总结出的“2万吨列车精准操纵法”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的空白。他说:“平稳操纵、多拉快跑是我们重载司机的职责,我们要在‘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中作出大秦人的新贡献。”
大秦铁路的终点站柳村南站日均卸车超过6000车,是全路主要港口卸车站。为提高煤炭专运效率,大秦铁路在这里与港口、海事、船舶公司等多个部门合署办公。来自“三西”地区的煤炭经由大秦铁路运输后在这里卸车、入港、装船,再源源不断地输往南方各大电厂,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提供着能源保障。
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进程中,大秦铁路正努力发挥重载运输在绿色、低碳、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
本文图片由张炯、樊康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