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要素(elementsoftraindiagram)构成列车运行图的各种基本因素,是在一定的铁路设备和行李条件下,为保证安全、有效地组织列车运行,在列车运行图中所规定的、作为列车运行线铺画条件和体现列车运行线与车站、区间、车流、作业及列车运行线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时间参数的总称。它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标尺。
列车运行图要素包括:(1)列车的区间运行时分(含列车起动和停车附加时分)。(2)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分。(3)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4)列车在技术站、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作业时间标准。(5)车站间隔时间。(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列车的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它由机务部门采用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查定。
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之间的距离计算。有的车站到发场与车站中心线不一致时,按到发场中心线计算。
由于各种不同种类和等级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各异,每个区间上下行方向的线路平面、纵断面条件和列车重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定。
区间运行时分还应根据列车在每一区间的两个车站上通过或停车两种情况分别查定。列车不停车通过两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纯运行时分。列车到站停车的停车附加时分和停车后出发的起动附加时分,应根据机车类型、列车重量以及进出站线路平面、纵断面条件查定。
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分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是由下列原因产生的:(1)必要的技术作业,如摘挂机车,上水,试风和列车的技术检查,机车乘务组换班等。(2)客货运作业,如旅客乘降,行李、包裹、邮件和装卸,车辆摘挂,货物装卸。(3)列车在中间站的会车和越行。
列车运行技术作业和客货运作业的时间标准,是由每一车站用分析计算和实际查定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确定的。列车在中间站的各项作业,应尽可能平行进行,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列车停站时间,以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取决于机车运用的方式,即机车牵引交路(参见“机车交路”条目)。在各种运用方式下,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办理的作业有:在到发线上的到达和出发作业,机车出、入段走行以及机车在段内的作业。综合这些作业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计算和查标相结合,便可确定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机车在基本段所在站如不采用循环运转制时,也需办理上述各项作业,只不过在段内的正被作业更为细致,因而正被时间也更长些。
列车在技术站、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作业时间标准列车在技术站、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作业时间标准,是为了保证车站与其邻接区段工作的协调和均衡,使列车运行图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互配合。这些时间标准主要是:(1)在到发场内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时间标准。(2)在驼峰或牵出线上解体和编组列车的时间标准。(3)旅客列车车裂在配属段、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4)货运站办理整列或成组装卸作业的时间标准。
车站间隔时间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见车站间隔时间条目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条目。